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农业动态 >>信息正文

中国应树立新的粮食观

中国应树立新的粮食观

    城镇化对中国粮食的需求和供给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政策来影响粮食的供应和需求?3月25日举行的"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国际研讨会上,这些问题引起与会人士的高度关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金三林研究员和农业部总农艺师孙中华均认为,城镇化将增加中国的粮食需求,并对粮食供给产生挑战。

    金三林建议,中国要树立新的粮食安全观,调整粮食安全的目标和战略,即确保口粮绝对自给,谷物基本自给,非谷物更多依靠国际市场。同时更加重视粮食质量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更加重视高效利用国际市场和海外资源,建立高效、开放、可持续的粮食保障体系。

    城镇化影响中国粮食供需格局

    随着中国加快推进城镇化,越来越多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他们的生活和消费习惯的变化将影响中国粮食供需格局。

    金三林说,进城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就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等劳动强度较高的行业,其粮食消费水平要高于城镇居民。在农民变市民的过程中,以谷物为主的食物消费结构变成以动物蛋白为主,导致同等热量摄入的情况下,粮食需求的增加。同时,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在外饮食明显增长,增加社会高蛋白消费量,增加对粮食的需求。

    对比国际上与中国类似的亚洲国家,中国仍然处在消费结构持续转变的过程中。中国2010年的食物消费结构相当于上世纪日本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水平,根据日本和韩国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以及现阶段中国与日韩人均消费的差异,未来十到十五年间中国植物油消费持续增长。

    孙中华指出,城镇化可能会加大粮食需求,还可能会降低粮食的生产能力。

    金三林说,城镇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要求更广泛,除了数量上的增加,还有价格上的可获得性和质量上的问题。

    这种影响大概有多大?金三林说,未来我国粮食结构性的缺口越来越大,省域粮食供求的差异越来越大,生产和消费都越来越集中,中国的流通体系面临挑战。"我们采用中国比较主流的三种模型进行预测,到2020年中国粮食总消费量6.3亿到6.7亿吨,自给率下降85%左右。"虽然大米、小麦等口粮还将保持95%以上的自给率,但油料等粮食品种的进口将大幅增长。

    除此之外,城镇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还有对耕地、农业劳动力、农业用水数量的侵占;还有质量的下降,包括水的污染、土壤的污染,农业劳动力素质的下降等。

    建立高效、开放、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作为一个近十四亿人口大国,中国应立足国内,保障食物基本自给。但随着资源环境的约束的日益增加,不可能也没必要在所有的食物品种上都要保持很高的自给率。金三林建议,应更加关注粮食质量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加关注有效地利用国际市场和海外的农业资源,建立高效、开放、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高效,就是要深化体制改革,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流通效率,提高粮食支持政策的效率,平衡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政府干预的关系。开放,就是要鼓励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加强农业技术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贸易渠道,并让世界对中国粮食供求有一个清晰而稳定的预期,平衡好利用国际资源与实现合作共赢的关系。可持续,就是要发展资源节约、生态友好型农业,让生态脆弱和污染严重的土地休养生息,在资源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来挖掘粮食生产潜力,平衡好增加粮食产量与保证农业生态安全的关系。"

    金三林建议,为提高中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需要改革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提高粮食补贴政策效率,改革粮食储备和流通体系。

    今年中央的1号文件提出,要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体系战略,建成"20字粮食战略".孙中华建议根据我国的资源禀赋和粮食消费需求的实质,确定科学的、可行的粮食自给率目标。有保有压,排出优先序,基本的目标是确保谷物基本自给,达到95%以上;确保粮食产能的提升。

    一方面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的手段,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征用制度,强化农民土地权利保护,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另一方面,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大投入,改善粮食主产区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加快建成一批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水平。

    一方面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特别是推进种业科技创新,培育一批高产、优质、多抗的新品种。另一方面加快技术执行推广,重点是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推进粮种粮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进一步挖掘科技增产潜力。